職業病危害評價報告公開內容
報告名稱 | 碌曲縣汽車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加油站精細化改造及服務區功能完善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 ||||||
□預評價 □現狀評價 ■控制效果評價 | |||||||
所屬行業 | 化工、石化及醫藥 | 項目編號 | STLS-PJZ-K-042-2021 | ||||
資質證書編號 | (甘)衛職技字(2021)第07號 | ||||||
項目簡介 | 碌曲縣汽車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加油站精細化改造及服務區功能完善項目(以下簡稱為該加油站)位于碌曲縣瑪艾鎮紅科溝口,該加油站主要承擔站前國道213道路過往車輛的汽油、柴油零售業務。 生產工藝流程如下: 1)卸油:成品油罐車來油先卸到地下油罐中,此過程采用密閉卸油方式,通過液位差將油品通過 卸油管道灌裝到埋地油罐中。 2)儲油:儲油過程中由于氣溫變化,導致油罐內油品及空間的體積熱脹冷縮產生小呼吸排放。同 時二次油氣回收時,為保證油氣收集率,氣液比(加油時收集的油氣體積與同時加入油箱內 的汽油體積的比值) 控制在 1.0~1.2 之間,會有少量富余油氣回收后經油罐呼吸閥排放。 3)加油:對于汽油,加油機本身自帶的泵將油品由儲油罐中吸到加油機中,經泵提升加壓后經加 油槍給車輛加油。加油過程產生工作排放(大呼吸排放) ,即在汽車加油時,隨著液相的油 進入汽車油箱,油箱內液體體積的增加,將氣相的油蒸氣置換并排出。 主要原料:柴油、汽油。 主要生產設備:臥式SF雙層油罐、整體防爆型稅控加油機、三次油氣回收裝置、潛油泵、卸油口箱等。 職業病危害因素:溶劑汽油、柴油、噪聲、工頻電場。 | ||||||
項目組長 | 趙永偉 | 證書編號 | 甘衛職服評第ST02 | ||||
報告審核人 | 張成明 | 證書編號 | 甘安職服評第0074 | ||||
質量負責人 | 樊潤田 | 證書編號 | 甘安職服評第0304 | ||||
技術負責人 | 張成明 | 證書編號 | 甘安職服評第0074 | ||||
參與職業病危害評價的工程技術人員 | 趙永偉 | 證書編號 | 甘衛職服評第ST02 | ||||
趙學剛 | 證書編號 | 甘衛職服評第ST04 | |||||
劉新偉 | 證書編號 | 甘安職服評第0191 | |||||
閆克勤 | 證書編號 | 甘安職服評第0258 | |||||
到現場開展 檢測、評價人員 | 趙永偉 | 專業領域 | 輕化工程 | ||||
劉新偉 | 專業領域 | 環境工程 | |||||
趙學剛 | 專業領域 |
| |||||
楊生松 | 專業領域 |
| |||||
現場檢測、評價 主要任務 | 1、現場調查和分析:工程概況、總體布局、生產工藝和設備及布局、生產過程的原輔材料及產品、工作制度與工種(崗位)設置、職業病防護設施與應急救援設施、個人防護用品、建筑衛生學、輔助用室、職業衛生管理、職業健康監護等情況,識別生產工藝過程、勞動過程、生產環境中可能產生或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來源,發生(散)方式及影響人員等。 2、辨識職業病危害因素,制定檢測方案:根據現場調查情況及GBZ1、GBZ2.1、GBZ2.2、GBZ/T160和GBZ159的要求,辨識工作場所可能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選擇有代表性的有害工作場所,明確檢測點和樣品采集點、采樣對象和數量,根據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職業接觸限值類型和檢測方法制定現場采樣和檢測實施方案。 3、現場采樣和現場檢測:在正常生產工況條件下,按照檢測方案開展工作,采樣前觀察和了解工作現場環境衛生狀況和環境條件,確?,F場采樣的代表性和有效性,如實記錄采樣單相關信息,采樣結束后應經被檢測單位陪同人員簽字確認。 | ||||||
現場檢測、調查時間 | 2021年11月23日~25日 | 用人單位陪同人員 | 周振興 | ||||
報告提交時間 | 2021年12月30日 | ||||||
備 注 |